Overblog
Edit page Follow this blog Administration + Create my blog
puiking.chan.overblog.com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and journalism teacher

我接受《蘋果日報》訪問談政府限制公司查冊對調查報導影響

文章見於2013年1月24日

【本報訊】如果說傳媒是監察政府的第四權,資深傳媒人陳貝琼則認為,調查報道就是傳媒賴以監察政府與權貴的尚方寶劍。她指一旦政府落實收緊公司查冊,新聞工作者將難以再查閱董事資料與住址,調查報道可能從此消失,「市民好難再知道高官名人背後,究竟仲有冇隱藏秘密?」 記者:黃偉駿 林偉聰 潘柏林 張嘉雯

陳貝琼是《壹週刊》前總編輯,23年來的採訪生涯離不開調查報道,即使近年轉往香港大學執教鞭,也是教授調查報道。《壹週刊》是本地傳媒做調查報道的先驅,1990年「四料議員」譚惠珠擔任交通諮詢委員會主席,被《壹週刊》揭發她背後持有一間的士公司大量股份,有嚴重利益衝突,結果之後不獲政府續任。記者之所以能勾出譚惠珠隱瞞的利益網絡,就是靠公司查冊。近年天匯賣樓風波、區選種票及陳茂波劏房等大新聞,都是傳媒查冊的成果。

傳媒勢失尚方寶劍

陳貝琼說,調查報道是傳媒監察高官權貴的尚方寶劍,查冊是調查報道不能缺少的工具,「十單有九單半新聞都係靠查冊,係重要嘅採訪工具,如果冇咗,可以話完全做唔到嘢。」 她說很多高官名人,今時今日已懂得透過成立離岸公司隱藏從事的活動,「可能為咗減輕稅務負擔,亦可能係想隔一隔令自己安心少少。」記者現時即使做查冊,很多時也只能找到蛛絲馬迹,「其實記者只希望利用少少方便(指查冊),了解一啲必須了解嘅公司架構同關係,搵出有冇醜聞或貪污。」 她坦言,回歸後本仍覺得香港新聞自由能夠維持,但近期接連發生的事件,包括政府打算限制公司查冊及車牌資料,令她感到很大衝擊,「我唔敢講有冇刻意針對記者,但如果連咁都突然冇得查,對新聞自由嚟講係好大倒退。」她說新聞自由不僅是採訪權,「搵文件」也是重要一環,「冇得做調查報道,傳媒根本唔能夠有效監察政府同社會,公眾冇辦法再知道權貴背後隱藏咗嘅秘密。」 她批評現時問責官員、行會成員的利益申報制度非常簡化,「官員只列出喺港島有幾個單位,唔靠查冊點知道有冇人漏報?」她擔心政府會逐步收緊資訊自由,「𠵱家係公司查冊、車牌,遲吓會唔會連land search(土地查冊)都唔畀做?」

外媒高度關注修例

她認為,外國媒體比本地媒體更關注今次政府修例,因為他們清楚知道本港公司查冊制度透明度高,可有效監察政府,足以媲美西方國家,以薄熙來事件為例,彭博通訊社多篇有關薄熙來家族財產的獨家報道,就是透過在香港公司註冊處找到薄的兄長與妻子家人的資料才得以披露,「外國記者明白喺內地好難搵到呢啲資料,但起碼香港仲有小小一扇窗,畀佢哋睇到冰山一角。」 對於商界指查冊侵犯私隱,她指從未見過有傳媒將市民私隱販賣圖利,反而銀行、八達通等商業機構售賣市民個人資料就屢見不鮮,「我哋要個身份證只係想做辨認,搞清楚件事,你幾時會喺報紙搵到陳茂波身份證號碼?」 

Share this blog
Repost0
To be informed of the latest articles, subscribe: